苹果陷入困境,在巴西痛失“iPhone”商标?
近日,巴西联邦法院以5:0全票通过,裁定恢复IGB Eletrônica对“G Gradiente Iphone”商标的所有权,维持 Gradiente (以下简称为G公司)原始商标有效性。这也意味着科技巨头苹果公司在巴西痛失“iPhone”商标专用权。
故事要从2000年说起,当时G公司申请了“G Gradiente iPhone”商标,不过因为与另一家公司的纠纷,该商标一直到2008年才获批。
2007年,苹果公司发布了初代iPhone,凭借其独特的设计和创新的功能,迅速在全球范围内走红,成为了智能手机的代名词。
2012年,G公司推出了一款安卓系统的“Gradiente iphone”手机,苹果觉得这是在蹭热度,要求巴西国家工业产权局宣告G公司注册的商标无效。
但G公司坚决捍卫自己的权益,两家公司互不相让,就此拉开了长达十多年的诉讼大幕。这期间,双方互不相让,官司一直打到了巴西最高法院。2018年,巴西法院曾作出裁决,允许两家公司同时使用“iPhone”商标,但双方都不满意这个结果,都想独占商标,于是法律诉讼继续。
事情到这里我们注意到一个关键问题:为啥苹果会败诉呢?这就得说到巴西的商标注册原则了。巴西采用的是“申请在先”原则,简单来说,就是谁先申请商标,商标的专用权就归谁。G公司在2000年就提交了“G Gradiente iPhone”商标申请,虽然中间因为和其他公司的纠纷,审批过程拖了很久,但人家毕竟是先申请的,这就占了很大的优势。
反观苹果,2007年才推出iPhone,这时候G公司的商标申请已经在进行中了。后来苹果想在巴西注册“iPhone”商标,自然就被驳回了。苹果可能觉得自己的iPhone在全球那么火,G公司之前又没使用这个商标,自己才是真正的“权利人”,但在法律面前,申请时间就是硬标准,苹果在商标布局上忽视了巴西市场,行动滞后,这下可吃了大亏!
苹果在巴西的这场商标权失利,给所有企业都敲响了警钟,尤其是那些有国际化发展规划的企业,国际商标布局真的太重要了!而且不同国家的商标法律和规定各不相同,企业只有熟悉并遵守当地法律,按照规定进行商标注册和管理,才能在遇到纠纷时,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权益,避免陷入被动局面。
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