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万!"小沃熊"与"小熊"商标,深圳中院全额支持驰名商标维权主张
一只微笑小熊的背后,是十余年积累的品牌价值与一场对"搭便车"行为的重拳出击。2025年8月7日,广东省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对小熊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诉中山市小沃熊电器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的商标侵权及不正当竞争纠纷案作出一审判决。法院认定"小熊"商标在涉案同类商品上构成驰名商标,判令各被告立即停止使用"小沃熊"、"小妖熊"等侵权企业字号,并全额支持小熊公司500万元的赔偿请求。
这个案子挺有意义的,法院在判决中强调了驰名商标认定的"个案认定、被动认定、按需认定"原则。
小熊电器自 2006 年成立,2010 年注册商标,其 “小熊” 商标早在 2017 年就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该品牌产品种类丰富,涵盖 32 类 300 多款产品,并拥有 300 多项国家专利。
天眼查数据显示,近一年小熊电器有 17 则开庭公告,其中 8 则为商标侵权纠纷。例如在 2023 年,小熊电器成功让 “乐眠熊” 商标被宣告无效;去年 9 月,其在佛山赢得类似案子,获赔 50 万元。有意思的是,2024 年潮安法院也审理了一起类似案件,某公司使用 “X 小熊”“小熊 X” 等标识,法院认定这些标识的显著部分仍是 “小熊” 二字,容易造成混淆,从而判定该公司侵权和不正当竞争,需赔偿 5 万元。
法院在判决中明确适用"个案认定、被动认定、按需认定"原则,确认"小熊"商标的驰名商标地位。这一认定成为判决的核心支点,为制止侵权提供了坚实的法律基础。
根据《商标法》第五十八条规定,将他人注册商标作为企业字号使用并误导公众的,构成不正当竞争。本案中,被告不仅在产品标识上使用"小沃熊"、"小妖熊"等高度近似商标,更直接将"小熊"字样植入企业名称。这种全方位模仿极易导致消费者混淆,误认为侵权企业与小熊电器存在关联关系。
法院指出,被告作为同业竞争者,理应知晓"小熊"商标的知名度,其行为具有明显的"搭便车"故意。基于侵权主观恶意、持续时间及对权利人造成的损害,法院全额支持500万元赔偿诉请,创下同类案件赔偿额新高。
商标近似化处理:在"小熊"核心词汇前后添加"沃"、"妖"等修饰字,形成"小沃熊"、"小妖熊"等混淆性标识。这与2024年潮安法院判决的"X小熊"案手法如出一辙——侵权方通过在"小熊"前后加字制造所谓"新品牌",但显著识别部分仍为"小熊"二字。
字号寄生行为:将驰名商标直接注册为企业名称核心字号。深圳中院特别指出,被告将"小熊"作为企业字号使用,违反《商标法》第五十八条禁止性规定,构成不正当竞争。此类行为在2024年潮州案例中同样被严厉禁止。
混淆性宣传引导:结合电商平台店铺命名、商品关键词植入等方式,强化与正牌企业的虚假关联性。这与2015年香港"曲奇小熊"饼干内地维权案中,深圳企业盗用"全球TOP10零食"评奖结果进行虚假宣传的手法相似。
01 关键判决:驰名商标认定的三重原则与全额赔偿
02 侵权策略解剖:企业字号与商标的"双轨模仿"
这些策略形成侵权矩阵,系统化攫取正牌商誉,构成对市场秩序的双重破坏。
03 十年维权路:从佛山驰名商标到全国维权网络
小熊电器的商标保护实为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的缩影。早在2017年,"小熊"商标已被行政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成为佛山地区159件驰名商标中的重要一员。企业自2006年创立起,持续通过产品创新(32类300多款产品)和专利布局(300余项国家专利)夯实品牌根基。
近年其维权行动明显升级:
-
潮州战役:2024年1月起诉"X小熊"侵权,法院认定侵权方股东构成共同侵权,判赔5万元;
-
佛山战役:2024年9月胜诉卷发棒侵权案,通过驰名商标跨类保护获赔50万元;
-
年度数据:据天眼查显示,近一年小熊电器涉及商标权纠纷的开庭公告达8起,占其总开庭量的近半数。
这种多层次、高频次维权,展现企业对知识产权从被动保护到主动出击的战略转变。
04 司法风向标:惩罚性赔偿震慑"搭便车"行为
本案500万全额判赔绝非偶然,其背后是司法实践对知识产权保护的深刻变革:
-
认驰门槛精细化:法院严格遵循"按需认定"原则,仅在确有必要阻止侵权时启动驰名商标认定程序。这与佛山中院2024年在卷发棒侵权案中认驰的裁判思路一致。
-
赔偿计算严厉化:突破法定赔偿上限,参考侵权规模、持续时间及权利人市场地位确定高额赔偿。相较2024年潮州案5万元、佛山案50万元的判赔,本案金额跃升十倍,体现侵权代价与品牌价值正相关的裁判导向。
-
责任主体穿透化:深圳中院虽未在本案判决中披露是否追诉个人,但参照潮州法院2024年判决——直接追究侵权公司股东及商标控制人的共同责任,司法实践已形成"斩断侵权链条"的治理逻辑。
这些变化呼应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加大知识产权侵权惩罚力度的指导意见,显著提高违法成本。
随着判决书送达,中山小沃熊等企业被责令立即变更企业名称,其电商平台店铺的"小沃熊电器专营店"等标识将彻底消失。
而小熊电器的维权行动仍在继续——其法务团队已锁定多个省份的类似侵权目标,一场全国范围的品牌保卫战正在展开。
来源:网络。